服务热线:029-86335618

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挑战及发展着力点

由于需求旺盛、潜力巨大,中国市场成为全球主要机器人厂家的必争之地。发那科、ABB、库卡、安川、Staubli、Denso、Epson、Toshiba、Adept、三菱、Yamaha、川崎重工等,均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,并且大部分已在国内拥有工厂或计划开设工厂。这些企业普遍以六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为主,几乎垄断了国内汽车制造、焊接等高端领域。此外,国外核心零部件企业也抓紧抢滩我国市场,如纳博特斯克近期将在中国投资50亿日元建立新工厂,并计划在2016年生产10万台精密减速器。

据美国IHS统计,2015年国际机器人整机厂商在中国的总产能将超过55000台/年。加上本土企业及新进入者,2015年国内机器人整机产能将达到60000台/年。

截至2014年12月,国内机器人企业达到4000家,但迄今为止国内高校还没有开设独立的机器人学专业,无法培养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交叉、复合型、工程化专门人才。相对庞大的市场需求,虽然国内相关专业毕业生队伍庞大,但推动成果转化和应用的专业研发人才、设计人才、应用人才尤其是领军创业的复合型人才奇缺。目前国内现有机器人研发人员约1.5万人,行业工程师约2万人,但我国机器人专家的国际影响力还相对较弱,鲜见能够在相关国际组织任职的世界级科学家,人才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。

此外,在国家将机器人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,国内各地陆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,争相打造机器人产业基地。截至2014年6月,全国已建或拟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(基地)已超过30个,规划总面积超过2.8万亩,到2020年的规划投资额超过5000亿元。但总体说来,国内园区同质化竞争态势较为明显。

我国机器人发展着力点

“企业转型、升级、变革将成为永恒主题,不会因为模式变了就进入了稳定期。现在最热的几个概念,如机器人、3D打印、工业4.0,都是制造模式的变革。客厅乱H伦交换要把握方向,无论智能制造还是数字工厂都是大的趋势。”罗百辉指出,目前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瓶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。一是减速器、伺服电机与驱动器等核心零部件无法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。二是灵巧操作、感知与智能核心单元,传感器、实用化智能软件与国外产品差距显著。三是系统集成设计技术,与行业紧密配合的仿真环境试验数据积累不够,缺乏共性技术数据平台,应用工艺与集成设计、作业与操作工具、系统集成设计软件等较为落后。

目前,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重点跨越、整体带动的发展机遇期,即应以发展工业机器人为突破口,同时以“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”的方式发展服务机器人,以支持重大工程的方式发展特种机器人

在工业机器人领域,在劳动力成本上升、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发展智能制造基础装备等因素的强力推动之下,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存在长期刚性需求,具有广阔市场空间。由于已经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产业积累,我国完全可以凭借庞大的国内市场,抓住机器人智能化升级换代发展机遇,积极培育本土企业,实现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弯道超车。在服务机器人领域,我国与发达国家同处产业发展起步阶段,在研究基础、技术积累、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等方面差距不大。

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,医疗健康、家庭服务,老年看护、教育娱乐等民生市场需求旺盛,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潜在市场。在现有技术基础和市场条件下,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具备突破核心技术,创造需求并逐步获得竞争优势的机会窗口。在特种机器人领域,在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的带动下,军用机器人必将成为国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;安全、民生领域的反恐防爆机器人、能源安全机器人、医疗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也存在迫切需求。同时,我国特种机器人技术在某些领域与发达国家水平接近,在水下机器人、空间机器人、军用无人机等领域还具有一定优势。基于特定需求和已有技术基础,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刺激下,我国特种机器人领域存在由“并跑”到“领跑”的机会窗口。

2015年7月11日 16:15